2021扬州幼升小常见问题汇总

导语 今年全市所有小学一年级应招收年满6周岁(2015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儿童入学。

  1.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严格规范招生行为,继续实行公民同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今年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小学、初中)招生入学工作如何开展?

  市教育局负责制定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政策。各县(市、区)、功能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并负责组织开展本区域招生入学工作。

  全市所有小学、初中学校按照免试入学政策要求开展招生入学工作。全市各地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于7月上旬开始招生,8月中旬基本完成招生工作。

  市教育局于6月25日前统一公布各区划定的公办小学施教区;市区小学毕业考试时间为6月26日,市区各小学办理入学报到注册时间统一为7月8—12日。

  市教育局统一在6月底前公布市区公办初中施教区,市区小学毕业生全部根据《义务教育学位通知卡》升入初中就读,市区各公办、民办初中学校办理入学报到注册时间为7月1—7日。

  3.今年小学一年级招生,对年龄有何要求?在报名前家长需准备哪些材料?

  今年全市所有小学一年级应招收年满6周岁(2015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儿童入学。

  适龄儿童及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按照县(市、区)、功能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定时间地点开展信息登记。需准备材料有: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及适龄儿童的户口簿、房屋产权证和预防接种证以及其它有关证件(证明)。

  4.今年小学一年级、初一年级招生信息登记同具体的入学报到注册有何区别?

  从去年开始,省教育厅要求各地通过招生入学信息平台收集需入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相关信息,今年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入学儿童少年要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时间内、按照要求实行网上信息登记,上传相关材料,接受资格核查。信息登记为划分公办学校施教区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教育部门了解当地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状况。信息登记时间早于正式报到注册时间一个月以上,适龄儿童少年信息登记时并不明确就读学校。

  入学报到注册是指学生到施教区内的公办学校或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相关公办学校正式办理报到注册手续,或是民办学校通过电脑随机派位派中(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时直接录取)的学生到民办学校正式办理报到注册手续。

  5.义务教育学校“公民同招”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全面实行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简称“公民同招”,是指全市所有公办学校、民办学校都坚决落实免试入学规定,义务教育公办和民办学校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坚决杜绝义务教育学校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

  这个“同步”是指“同一个时间段”,并不一定是在“同一天”。

  6.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如何招生?

  各县(市、区)和功能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确保公平和相对就近入学原则,确定施教区划分规则,为每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划定施教区范围,为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确定一个公办学位,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热点公办学校有空余学位的,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区域内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

  7.什么是电脑随机派位,由谁组织?

  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所有报名人员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一次性全部录取。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初中招生在保证本校小学直升需求后仍有余额且多余名额少于报名人数的,也要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热点公办小学、公办初中有空余学位也要在区域内采取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的民办学校和热点公办学校空余学位招生,由该学校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电脑随机派位招生操作规则,统一组织电脑随机派位招生,公证机构全程参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派位结果及时公开。也就是说电脑随机派位是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公证机构参加的,而不是由学校来组织的。

  8.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如何实行就近入学?

  全市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落实免试划施教区就近入学。各县(市、区)和功能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确保公平和相对就近入学原则,为公办学校划定施教区范围,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

  “就近入学”的“就近”指的是相对就近,不是指绝对地理位置的远近,不是指某个学生的家庭住址距离某一所义务教育学校最近就属于“就近入学”,也不是指学生所上的某一所小学距离某一所初中较近就属于“就近入学”。

  9.如何保障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分班?

  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均衡分班,严禁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和实验班等,不得以分层走班等形式变相分快慢班。各义务教育学校要建立生源均衡分班制度,并向社会公布新生分班原则和方案,邀请各方人员共同见证和监督阳光分班,当场公布结果。各义务教育学校在新生入学分班前一周将本校新生均衡分班方案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将均衡分班方案、分班名单等公示材料留档备查。

  1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如何入学?

  全面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轻度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施教区内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拒收。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安排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需专人护理、无法到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以到康复机构、残疾人之家集中送教为主,有条件的地区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各地应依法对特殊儿童少年开展教育评估认定,对《全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监测系统》的对象,科学安置应达100%。今年市特殊教育学校继续面向功能区招收自闭症儿童少年入学。

  11.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优抚对象包括哪些?

  对各类教育优抚对象和高层次人才子女,按照相关文件,坚持标准,规范落实优待政策。对烈士子女、公安英模、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以及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台商子女,由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安排就读。对上述人员子女选择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且该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招生录取中实行计划单列。

  以上优抚对象、高层次人才子女由有关部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市直学校的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落实相应优待政策。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扬州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小学入学】获扬州各区县市小学招生政策、信息登记入口|施教区|报名时间|材料|招生简章。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